3双钢琴对于学生临场应变能力的培养 双钢琴是门合作艺术,并非单打独斗的个人表演,在合作过程中如果只负责完整演奏自身的部分,而全然不考虑另一人临时出现的状况,那么两人很可能会出现重大失误。笔者曾经遇到的一种情况是:双钢琴表演中的一位演奏者在曲中突然出现了节拍延误的错误,但自己没有发现,另一位演奏者虽然马上发现了这个问题,但是直到演奏完毕都没有能够及时调整,跟随他正确地合在一起,结果造成了后面的片段两人均错开一拍演奏的错误,事后,双方均在互相埋怨对方。针对上述的个案,虽然双钢琴合作的双方都有错误,孰是孰非暂且不论,但是发现错误的那个人如果能够临场应变,快速反应,及时调整,肯定能够避免连续犯错。笔者如上述所说,对两人进行指导,又在实际的授课中,代替其中一人,合作中故意在乐曲的不同位置犯错,以考验另一人的临场应变能力,久而久之,学生在双钢琴演奏过程中更加留心对方与自己的配合关系,兼顾整体的音乐进行,最大限度地降低演奏失误。 4双钢琴对于学生速度控制能力的培养 速度的统一是双钢琴演奏双方能够合作的前提。每个人的节奏感和内心速度因学琴的经历而不同,如果不经过统一节拍的训练,极易出现参差不齐的问题。双钢琴作为需要演奏者双方高度融合、统一,以达到如一个人左右手般演奏境界的表演艺术形式,对两个人是否“齐”的问题尤为苛刻。节拍器便是一个很好的训练准确节奏感的工具,应当在双钢琴合乐中得到广泛应用。通过双钢琴演奏这个过程,不仅增加了习琴的乐趣,同时能在合作中清楚地判断自己和对方演奏速度上的问题。 5双钢琴对于学生音色鉴别能力的培养 双钢琴因其宽阔的和声表现力和得以将演奏双方技术发挥到最大的限度等特质,为听众带来了交响乐队般的效果。同时,两架钢琴所展现的音色又是特别丰富多元的。著名钢琴家约翰·布郎宁说:“必须懂得在钢琴键盘上以管弦乐队的方式进行思维的重要性。优秀的钢琴家弹奏的并不仅仅是一首乐曲,而是一首如同木管乐器、弦乐器或管乐器奏出的乐曲,这使乐曲有了自己的色彩世界。”因此,双钢琴对于学生音色鉴别能力的培养是异常显著的。例如方旻根据上海音乐学院指挥系已有双钢琴版本重新改编的柴科夫斯基《胡桃夹子》组曲选曲《花之舞》,乐曲的前15个小节,第一钢琴便有模仿竖琴和圆号,第二钢琴有模仿双簧管、单簧管、圆号、大管和定音鼓音色的片段。那么在演奏时,学生必须要先有上述乐器的音色想象力,在演奏相应部分的时候,又要极力地用钢琴模仿出需要的音色,这样才能达到对作曲家创作意图的正确诠释。具备了上述音色鉴别能力,学生会更加注重音色控制,也会在合作过程中注意声音的协调性,加深对乐曲整体音乐风格的理解。 综上,双钢琴对于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能力的培养绝不仅限于上述几点,高校音乐教师要突破传统的独奏教育模式,运用新方法挖掘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使他们更好地服务于音乐教育事业。 参考文献 [1]邓青.双钢琴合作与表现艺术[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0. [2]冯川编译.世界钢琴大师自述[M].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1997. [3]方旻编著.全国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2:83. |